浙江大學校歌 |
大不自多 海納江河 惟學無際 際于天地 形上謂道兮 形下謂器 禮主別異兮 樂主和同 知其不二兮 爾聽斯聰 國有成均 在浙之濱 昔言求是 實啟爾求真 習坎示教 始見經綸 無曰已是 無曰遂真 靡革匪因 靡故匪新 何以新之 開物前民 嗟爾髦士 尚其有聞 念哉典學 思睿觀通 有文有質 有農有工 兼總條貫 知至知終 成章乃達 若金之在熔 尚亨于野 無吝于宗 樹我邦國 天下來同 校歌歷史 1938年11月19日,在廣西宜山,竺可楨校長主持校務會議,會議決定以“求是”為浙江大學校訓,并決定請著名國學家馬一浮寫校歌歌詞。 馬一浮作的這首歌詞,因為引用了較多的古典,用的是文言文,不太通俗,且讀起來有時比較拗口,竺校長曾考慮改寫,但他又覺得,馬老作的歌詞雖文理艱深,但含義深遠,很能體現浙江大學所追求的求是精神,因此,這首“大不自多”歌仍請著名作曲家、當時的國立中央音樂學院的應尚能教授譜曲,并經校務會議通過,正式定為浙江大學校歌。 校歌譯文 大海浩瀚而不自滿,所以能容納千萬條江河。 學問的世界無邊無際,抵達天地的盡頭。 形而上的稱為道,形而下的稱為器。 禮制主導世界的差異,音樂使社會和諧共存。 明白其中的辯證統一關系,就會更加聰慧明智。 有一所國立大學,在中國東南的浙水之濱。 它以求是為宗旨,其實就是啟迪人們求真。 持之以恒潛心教學,才能逐步加深對世界的認識。 不要說已把握事物本質,也不要說已窮盡真理。 沒有什么變革不需要繼承,沒有什么傳統不可以創新。 怎樣改革創新?實踐探索奮勇爭先。 諸位年輕的英才,應當明了這些重要道理。 要致力于學問,以達到思想睿智、見識通達。 我們有人文、科學、農業、技術多種學科。 要融會貫通,掌握知識的源流和實踐運用。 象金子在熔爐中一樣,鍛造偉大的成果。 立足民眾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不要被宗派門戶所束縛。 努力振興祖國,使世界各國人民和諧共處。 | |
《浙江大學校歌》作詞:馬一浮先生 | 《浙江大學校歌》譜曲:應尚能先生 |
校歌新解 大——永不自滿,象大海包容江河, 學——遼闊無際,廣胸懷察天觀地。 天地間形而上者稱道,形而下者為器, 人類社會則有制度統攝差異,藝術促進和諧。 明白它們是統一的客體,學問才有洞察之力。 有一所中國最好的大學,在浙水之濱, 她曾經以求是為名,實質是啟迪大學求真。 真理需要恒久的探索習教,才能一窺經綸, 所以莫言已達事物真諦,更莫言已窮盡真理。 沒有什么革新不需要繼承,沒有什么舊例不可以創新, 如何改革創新?惟有走在民眾前列勇于探求實踐。 諸位青年才俊,要認識這樣的科學路徑。 專注于學問,才能思想深刻,識解通明。 我們有人文、科學、農業、技術多種學科, 要善于分析綜合,掌握知識的源流走向。 真金在熔爐中才會閃現,偉大的成果在錘煉中產生, 絕不能固守宗派門戶,走入人民大眾才會找到通達之路, 大家努力振興祖國,使世界各國心馳神往和平共處。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余杭塘路866號 | 310058 | 0571-87951111 |
聯系方式
©2004-2020 浙江大學 浙ICP備05074421號-1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295 | 宣傳部維護 |